張僧繇,南朝梁時吳郡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,梁武帝天監(jiān)年間(502年至519年)任武陵王國侍郎、直秘閣、直畫事。他善于畫山水、人物肖像和宗教故事。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,崇飾佛寺,多讓他在墻壁上作畫,梁國都城建康(今江蘇南京)許多佛寺的畫飾多出于他的手筆。他借鑒天竺(今印度)的繪畫技法,繪“凸凹花”,有很強的立體感,是“疏體”畫法的開創(chuàng)者,他的著名代表作有《梁武帝像》、《醉仙圖》等。
除了畫山水、人物外,張僧繇又很喜歡畫龍,而且畫的形象逼真,活靈活現(xiàn)。傳說有一天,他在安龍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,都沒有點畫眼睛。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畫眼睛,他回答說:“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?!迸赃叺娜烁静幌嘈牛磸鸵嬌涎劬?。他禁不住眾人逼迫。就手起筆落,為兩條龍點畫了眼睛。過了一會,天空突然烏云密布,狂風大作,雷鳴電閃,墻壁倒塌,已經(jīng)點畫眼睛的兩條龍飛騰而去,眾人方才信服。
當然,用筆畫的龍是不可能飛騰的,這個傳說只不過是說明張僧繇畫技高超,出神入化。
錦秋文譜
掃一掃關注
錦秋修家譜
掃一掃關注
掃一掃,手機訪問
掃一掃,關注我們